每日归档: 2021年6月3日

野僧: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是什么来头?

转自微信公号野僧  2021-06-03

网络浏览中不经意就在《爱思想》网站上读到张维为的近作《中国人不再需要“美国梦”》(以下简称《不需要》),是应答《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玛雅的访谈录,被采访的身份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只是我记得他曾说是“邓小平的翻译”,且“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的,应属体制内占尽便宜之辈,怎么弃政从儒了?又见玛雅言及张氏大作《中国震撼》,恕老朽孤陋寡闻,非但未曾拜读而且完全没听说。于是搜索此书,《百度百科》里只有概要,却介绍了此君显赫职位,“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够威风的。

只是读这篇《不需要》,通篇力挺“中国模式”,一派叫板世界之胡言,仿佛“解放全人类”的旧梦指日可待,这才依稀想起此前应该见识过他的文字的。印象中他不但是个顶级GDP崇拜论者,还是“爱国贼”里调门最高者。在中国,跻身权力者或依傍权力者自不待言,哪怕跟权力并不沾亲带故,只要有意巴结都会按捺不住妄自尊大,要“代表”中国人说些浑话的。再搜索张维为的几篇文字来读,华丽辞藻玩得稔熟,思想深度还是初中政治老师教的那点家底,基本没什么长进。一个念头油然升起:既然已是中国官僚团伙里的佼佼者,“大内”外放者历来官爵不低,怎么就成了“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了呢?如此高调张扬爱国情怀的忠贞人士,怎么一跳槽就跨国越洲跳到瑞士去了?莫非这所学院系联合国的培训机构,奉党派遣过去任职的?

于是敲打“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进行网搜。这一搜不打紧,谷歌依旧“此网页安全证书有问题”,显示着另类《中国震撼》。其余的,百度、360、必应、有道等几个搜索引擎,凡涉及该学院的条目几乎全是有关张维为的文字或活动的,包括复旦大学授予“特聘教授”在内,与之并驾齐驱的就是关于杨洁篪外长到该学院演说。捎带着还有李志国总领事会见墨菲院长的条目,居然还有“日内瓦外交学院附近酒店”的专门推介网页。几个小时下来愣是找不到该学院的哪怕些许简介。难道这所学院就是张维为的“菜地”,全靠张氏为之张目?

弄了半天,张维为高就的“是一个典型的私立野鸡学校”,跟早先那位唐骏有得一拼?区别仅在于张氏乃“教授”,唐骏只是“博士生”。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继续搜,于是在《宽带山》网站(网址:http://club.pchome.net/thread_1_15_7458213__.html)又搜到网名“Pzdy”所发文章,直接冲张维为而写:“张维为竟然以瑞士‘野鸡学校’代课教师的的身份和假教授头衔获得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任命。

张维为的真实身份是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中文口译,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高等院校的正式教师。2012年张在发表的《中国震撼》封面上公开打出的头衔是‘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这个学校是2003年私立的,而且是在瑞士高等教育体制以外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 (俗称‘野鸡学校’),不被瑞士高教体制认可,也不被中国教育部认可。

这类学校的所有教授头衔是自封的,没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此外,即使在张维为所在的该校网站中显示的真实头衔也不过是‘visiting professor’,不是全职。所以张维为的正确头衔是‘代课教师’。”作者还列举了张氏另外几个假头衔,并“强烈建议教育部和复旦大学进行严格复查,追究责任,撤销这个任命。”恐怕不易,张氏获得复旦聘任,多半具有“赐黄马褂”性质,奖励其殚精竭虑为权势鞍前马后鸣锣开道之功,未必会在乎那些头衔的真假。

张维为以“野鸡大学”冒牌“教授”置换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终于得以弄假成真。无怪乎这个访谈录里只显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而不是一如往常那样招摇更风光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头衔了。严复老先生曾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今日张氏及其力挺的“中国模式”,有多少严复老先生所揭示的成分呢?

【各界人士谈重庆】张维为:重庆归来话重庆

  •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0 0 2011-09-09 13:57:20 字号:A-AA+ 来源:观察者 关键字: 重庆

邓小平讲过一句名言,听过枪声和没有听过枪声的军人就是不一样。我也觉得一个地方实地看过,还是没有看过,也是不一样的。这次到重庆实地参观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对重庆经验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促使我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先讲一下自己对重庆“硬件”发展的印象。我这次是从欧洲到香港,再从香港到重庆,一路走来的,所以可以进行非常鲜明的印象比较。重庆比肩接踵的高楼大厦,繁华时尚的商业氛围, 看上去已经不逊于任何国际大都市了。昨天我们又到了最基层,参观了虎峰山村党支部的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的硬件条件,已经不亚于欧洲国家最基层的镇政府的办公条件。服务平台发布即时就业信息的那种大型电子屏幕,欧洲国家基层政府还没有。重庆的交巡警平台也很先进,欧洲国家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这两天看到的重庆市居民住房的水平,我看总体上超过了香港市民的平均居住水平,尽管香港的人均GDP为24000美金,重庆是4000美金。所以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东西。邓小平曾讲过,我们虽然人均GDP不是很高,但因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人民得到的实惠要大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观点得到了印证。以我的观察,上海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也好,重庆也好,百姓的居住条件总体上已经好于香港和日本,所以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经得起国际比较。

从“软件”的角度看,我也感触尤深。首先可以明显地感到重庆的人心比较顺。我在这里先后坐了6次计程车,每次都和司机聊重庆,他们感觉都比较好,对重庆这些年的变化很自豪,对市委、市政府这些年的工作评价很高,我国内无论到哪里都喜欢和计程车司机聊聊天,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对本地党政领导人评价这么高的的确不多。这说明了重庆近年工作的成绩是深得民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重庆经验持怀疑态度的人应该到重庆看一看,了解一下实情和民情,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过去人们总认为,谈民生,是“蛋糕”做大了以后的事,但从这次考察的情况来看,重庆可以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把“蛋糕”做大。换言之,分“蛋糕”和做“蛋糕”可以齐头并进。

分好“蛋糕”能促进做大“蛋糕”,这是一个很有启发的实践。公租房也好,户口落地政策也好,严格地讲都属于分“蛋糕”。重庆市为公租房建设投入了1000亿元。300亿来自政府,700亿银行贷款。政府的钱不用还,银行的钱通过房租还。这一方面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许多企业的后顾之忧,户口落地政策使重庆吸引到了更多的农民工和青年才俊,这些都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重庆来投资,投资多也意味着把“蛋糕”做大了。做“蛋糕”和分“蛋糕”相辅相成,令人鼓舞,这个创新实在是很有意义。

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容易,两者关系微妙。处理得好,可以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相互促进。效率提高了,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也就是说把“蛋糕”做大了以后,就可以更容易地分好“蛋糕”。反过来看,分好“蛋糕”又可以增强人民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但如果两者的关系处理得不好,过度追求任何一方,都会事与愿违,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重庆今天做到了两者互相促进,值得充分肯定。

我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发展要放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来看。我多次说过,中国人正在探索超越西方模式的下一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我还说过,中国的“发达板块”在这方面起着带头作用,上海在许多“硬件”上(地铁、机场、公路、码头、高铁等)和“软件”上(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社会治安等)超过纽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这两天在重庆考察后,我觉得我们的“新兴经济体板块”也可以这样做,并可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不少方面(如住房、社会治安、居民幸福指数等)后来居上。从这个角度看,重庆的探索也具有国际意义。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探索的是“选拔” 某种形式的“选举”模式,我过去比较关注这个模式在上层构架的实践,但这次在重庆,我们看到基层党组织的一些实践,实际上也是这个思路,通过组织功能性党小组,党员干部帮助农民,提供具体服务,如科技入户等。这样做即锻炼了党员干部,又使百姓知道投票该投给谁,这是很有创意的做法,也有利于从政治层面推动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我看中国探索的“选拔” 某种形式的“选举”的政治模式站得住脚,从基层到最高层,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其总体效果明显好于西方光是靠“选举”的模式,因为西方模式几乎没有了人才观念,这也是西方现在总体走下坡的关键原因。

我们探索新的社会制度,不走西方那种社会和政府对抗的道路,而是探索社会和政府高度良性互动的制度,重庆的干部“大下访”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通过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驻点指导等多种方式,主动地了解和掌握百姓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难题,解决了过去积压的大量信访问题,力求把各种矛盾化解于未然。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伟大目标,背后是社会和谐与公正的理念,重庆“大下访”的做法体现了这种理念,也为中国探索新的社会互动模式作出了贡献。重庆还用健康的文化来凝聚人心,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增强了重庆发展的精神动力,这也是中国社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试验。

在经济领域内,我们探索的是混合经济制度,重庆的“八大投”,带动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国民共进”,这值得称道。重庆实践证明,不只是西方的私有制经济是现代经济,中国混合型经济也是现代经济。混合经济制度可以实现“国民共进”,创造出比西方私有制经济制度更高的生产力,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制度保证。

总之,我看重庆探索的东西内容非常广,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做法,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这是政治家在做大事,有眼光,有魄力,有周密的可行性方案,有落实各项政策的执行力,所以使重庆成了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希望重庆再接再励,在探索中国道路方面取得新的成绩,也希望重庆进一步推进话语创新,把重庆故事说得更好,从而使“重庆经验”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这是作者2011年6月25日在重庆《共同富裕研讨会上的发言》)

http://www.guancha.cc/1772/49898/59912.shtml

本文为观察者网站独家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华硕士的集体逃离!中科院科研人员自白:我为什么离开北京?

酷扯儿发布时间: 05-2122:01《酷扯儿》官方帐号

「来源: |弗雷赛斯 ID:freescience」

北大本硕博毕业,毕业到中科院北京某所。今年是我工作第三年,年前刚刚调动了工作,转战南京某高校。

为什么?细说起来一大堆,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房子。

上学的时候不了解墙外的世界,以为房子只是一个居住的场所,租房买房只是差一张房本那么简单。结果被狠狠地教做人。

我看楼上的兄弟们很多都讲到收入赶不上北京房价的涨幅。这种感觉是令人绝望的。但这一点对于我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从我拒了某企45万年薪选择了一个月到手不过万的科学院研究岗,收入这一条我就是有心理准备的。其实最终让我下定决定离京的,是儿子快到学龄了。

北京的小学入学是就近入学原则,翻译成可操作的语言就是学区制。具体说来,片区内的孩子要排顺序,按顺序招录,招满为止,这个排序标准并不看小孩本人的资质,而是完完全全看家长,同一个片区内人分三六九等:(很绕,但有孩没孩的可以预先熟悉一下)

房子在此全家落户在此且父母双方社保工作在本区的排第一,房子在此落户在此父母单方社保工作在此的排第二,房子在此落户在此社保不在的第三,房子在此户口在本区的第四,房子在此北京户口的排第五;接下来才是我等租房并且所在单位归本片区的。

按这个顺序,第一的全部招完了才考虑第二,第三…… 然而我们是第六,只比片区内理发的,卖菜的,等等非本市户口无本区房产的外来流动人口高一等。

其实往年没有这么严峻,因为作为科学院员工,子女教育还是很有优势的:中关村如今那些全国闻名的优质小学,过去都是我们的附属学校。大人工作,小孩顺理成章被安排到这些学校的。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学校如今能成为名校的原因: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哪个学校哪个老师不喜欢要?

学校成绩好了,学校就好了;学校好了招的老师也就好了,学校的发展也就能受到政府的重视了。这是一个马太效应。海淀之所以在教育方面与东西城这种有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大力倾斜的地方可以一战,靠的就是科学院和各大学的存在。

唯一意外的是:在学区房大卖的今天,名校意味着天价的二手房价格,意味着名和利。一但有了名和利的追逐,科学院就显得势单力薄了:于是这些附属学校被划归区教委,与科学院不再有任何关系--这么宝贵的学位,留给科学院这帮穷鬼太可惜了。

作为补偿,重新在别的区找一些很差的学校换上科学院的名头:总还是有地方安排了不是,要啥自行车啊?名校学区房告诉我们知识的确是财富不假,但教委进一步告诉了你这财富最终归谁所有!

差到什么地步?这种学校从校方到家长对孩子缺乏关注到什么地步?某年某个班一群小孩们集体吸毒!经调查是其中一个孩子家长吸毒,被孩子看到了藏毒的地方。这孩子大概也是仗义,觉得家大人吸完那个爽劲儿,可见是好东西,于是带到班上来和小伙伴们分享……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教委愿意把这个学校大方地送给科学院了么?

OK,这我们也忍了!好歹院里和学校都许诺,将来科学院子弟都放在这里,环境应该是不会太差。可现实往往没有许诺来得美好:最后录取情况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子弟都能保证录取。

原因很简单:这学校原本要保证的片区还是要继续保证的,如今凭空多出来附近科学院几个研究所的子弟将近百人,全部收进来要多开三个班呢!学校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各所分配名额。一开始所谓大家都有份不再被提起。所里的职工万一没得到名额的会怎么样,没有人告诉我,我也不想等到这件事明确之后再做决定。我已经离职了。

也曾经扪心自问,为了一个虚幻的“好学区”,我离开北京,离开研究实力全国第一的我们所,这样做是否值得?最最显著的损失,一个是研究平台的变化(用我的爸的话说,我是自毁前途),二是传说中的北京户口。

其实说实话,就算给我的现实生活开一次修改器,给我孩子直接指定一个名校,我也不敢说他将来就一定能学得好。但是我的不爽在于:看似我一路名校-中国科学院这样走过来,拿着传说中高大上的北京户口(虽然是集体户口吧),可我在北京能给我孩子提供的资源,尚不如我那个一辈子生活在八线小城镇的父亲当年给我提供的。

任你博士学历,任你留学背景,任你勇攀科学高峰,为自己也好为国家也好追赶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水平,你以为你很重要,你曾站在国际学术会议的演讲台上用英文讲述你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的兴趣,纷纷用手机拍你的PPT,你以为你在为事业而奋斗。

然而当你走下演讲台,面对的是每月收你三分之二月薪当房租的房东;面对的是你一年到手收入赶不上一个月房价的涨幅;面对的是单位的总务通知你参加小孩入园资格抓阉,得不到资格的赶紧自己想办法;面对的是无房产的职工子女入学排最后;面对的是黄的绿的中介一听你是科学院的就马上告诉你你们科学院是国管公积金,公积金贷款周期太长可能很难有房主会愿意。

上学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拜金,知识才是财富;搞研究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浮躁要坐得住冷板凳;入职的时候领导讲搞科研不是升官发财,心要静……。

我都照做了。结果到买房子的时候现实告诉我知识不是财富,因为既不能当首付也不能抵押贷款;评职称的时候才发现坐冷板凳的发不了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自然就评不上高级职称;给子女抢所内教育名额的时候才发现人家就是按官职或职称来排队的,或者排不上没关系,有钱也可以:科学院自己办的6万一年的私立学校也为你敞开,升官的或者发财的都有出路。所以搞来搞去,合着自己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

本科毕业时,同学里成绩不太好了都去工作了,记得有几位去了房产公司,如今已经是地区总经理或者总部CFO了;硕士毕业时,同学里有人去了能源或者私募公司,赶着10年前后那一拨4万亿,薪水高上天,房子好几套;留下我们这几位自以为是的蠢才继续读学位,再出关一看,一切都变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北大每年出的毕业生发展指数,学历越高收入越低。因为博士们大多数都选择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研究机构,而硕士们多去公司,本科同学往往做和专业不相关的事情。

都没法向任何人埋怨: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啊!当初也没人逼着你读书搞研究!OK!那我重新选择!

离开北京前后哭过两次。

第一次是离职时向我的领导打报告时。80多岁的老院士,一直和我很谈得来,我和他说我要走,他很意外。我很坦诚地向他讲了前因后果,也和他说:我可能的确做不到安贫乐道。

关键是如果只有我自己我肯定可以,但我有孩子,我不离开北京的话,他将来一系列的事情我都没把握处理好。老先生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支持你的选择。那边(指我的新单位)我会帮你关照的,以后还是同行,人不在一起了,但工作还是一起干。我瞬间泪奔。当年老先生把我招来对我的期望很高的,如今我却……

第二次是来了南京之后。来了不久就买了个小房子,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也没怎么装修,赶在过年前入住了。四岁半的儿子有一天晚上洗漱的时候跟我说:我现在可喜欢洗漱了。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现在的卫生间干净漂亮。我说以前我们的卫生间(租的房子)虽然旧了点,但也很干净啊,我和妈妈每天都打扫的。儿子说:那是别人的房子,而且我觉得太旧了,很难看。我以前每次进去都有点害怕。我现在打字打到这儿仍然想哭,因为儿子以前从来没有和我说起过这件事。

在北京最后一次租的是我们单位附近的房子,也是我们单位当年的房改房。00年之前工作的都赶上了,比如我房东。是的,他是我的同事,一个腼腆的东北汉子。给我房租已经是比周边便宜1000左右的了,因为他觉得我们是同事,不好意思问我多要。

当然我们也很爱惜他的房子,我觉得我们住了2年,他的房子变得更新了。因为家里大到灯具小到插座我都帮他换了或者修了。还顺手修好了他家空调外挂机漏电的老毛病(真的是老毛病。因为我和他签租约的时候他和我说起过,天一下雨屋里就跳闸,不知道咋回事,好几年了……)。我觉得我们俩是北京租房界的模范搭档。

他家为了孩子读书,到小孩所在的高中学校附近租房子(不然天天开车接送光堵车就能让人崩溃)。所以把自己的房子出租也是为了贴补自己租房的费用。在北京大家都不容易。

以及,在这之前我在北京搬过三次家,分别是因为房东要卖房;我爱人怀孕了房东忌讳在他家生孩子;以及房东要涨价(要得有点狠,比周边贵1500,觉得我们家有小毛孩子搬家不方便)。

清华硕士集体逃离北京!

房价真的在扼杀年轻人的未来么?

北上广的房价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最近逛知乎与天涯上讨论“如何看待北京房价扼杀年轻人创造力”的话题时,几个高学历毕业生的自白让我陷入沉思。富丽堂皇的一线城市以机会多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然后他们却又在用触不可及的房价赶走了努力追求梦想的才子们!今天我将最受感染的三段精华自白分享给你,不知看完后你对“幸福”一词会有如何的理解?

匿名作者 A

本人清华本硕连读,目前工作两年多。

关于北京的房价,其高涨的可怕在于,当我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创造力,上进,等等自身的能力,在北京好好生活下去的时候,现实却残忍地告诉我,你越来越买不起房了……

没毕业那会儿想的是,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也喜欢这座城市,找的工作也是行业内全国顶尖的单位,有北京户口,薪水20w+,一切都挺理想的了。虽然自己家庭背景比较特殊,即父母均生过大病,家里已无积蓄帮忙付首付,但,自己多攒几年首付钱,多租房住几年就好了吧,也没什么关系。那时候觉得,不至于一个清华毕业生都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吧。

然而现在我却在这里怀疑人生,是不是像我这种家庭条件的孩子就不应该留在北京?是不是不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却薪酬稍低且涨幅不大的工作单位?

听得较多的话是,两家家长一起凑首付就好了。那么,单身就不该有对房子的渴望和需求吗?如果爱的人家境也不好,是另觅他人还是租房一辈子?

可我的确有对稳定住房的渴望啊。租房确实有诸多不便以及风险,有同学突然被房东赶出来,房东按合约多赔了一个月房租毫不在意,区区几千块钱。

有一个同学觉得北京的房价压力实在太大,年前辞了工作,现在准备动身去德国读博,不知道还回不回来。当年的奥赛金牌,极其聪明的一个人,觉得留在北京太难了。

有一个同学之前创业,16年上半年买了房,到下半年一衡量,房子大赚,创业小赔。再没坚持的动力了,不创业了,安心找了个稳定工作。

有一个同学家里青岛的,今年终于是下定决心知道在北京买房无望,拿攒的钱付了青岛房子的首付准备回去了。

以上这些都是清华人。

我也想过,是不是还是我以及我举例的这几个人自身能力不行。

但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呐,不是所有人都在金融或IT这种高薪行业,我已经身在这一行的最好的单位了,还能怎样?这行业也绝不冷门,至少中等吧。

想想确实是个挺大的笑话。小时候还觉得父母养育我很辛苦,以后要靠自己的能力买个大房子把父母接到大城市来住回报他们孝顺他们,家乡那个小城市环境脏乱差医疗水平低。哦,原来我认真努力了这么多年,使自己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连给我自己一个稳定的居所都给不了。

不是说我工作两年就想狮子大开口买房。而是面对北京如此昂贵且上涨不停的房价,我对自己未来几岁才能买到房感到遥遥无期!可能像我这种家境不殷实的人确实不是该留在北京的人吧。你看,我都开始产生这种念头了,房价对年轻人的思想影响有多深。

匿名作者 B

看到楼上清华这位兄弟的帖子,感同身受。一个清华毕业的,在行业顶尖的单位工作,也买不起房。很多人以为这位兄弟再工作几年,就能买的上。2年就来谈买房是搞笑。真以为大部分工作都跟it,金融一样工资来个三级跳?很遗憾,大部分人的工作工资都比较稳定。一眼能看到自己有没有能力买的起房。

开篇,我也谈一下自己,北京top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给你们谈一下北京医生薪资,可能有偏差。但应该不会太大。

医生的职称有住院医师,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但收入不是按这个分的,而是按住院医师,主管医师,主诊医师这么分。硕博毕业的住院医师5年左右,顺利的话能聘上主管医师,年龄一般在35-40,主诊医师大部分都在45岁之后。目前工作五年,年薪20万+,加上整个家庭的存款,本来可以在北京首付一套80平米四环外的房子,本次暴涨以后,只能买5环60平米的房子。

来到北京一直没停过思考的就是买房。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收入低,可以等两年再说。后来思考的买一次房必会掏光家里的积蓄,父母退休后只有微薄的退休金,万一生病我拿什么去承担。

我曾经算过一笔,我自己收入的60%要用来交房贷,抗风险能力非常差,一旦出现变故,就要卖房。我的收入不是跟随我的年龄增加而增加,有明显的分层,也就是在当上主管之前,我收入就是20+,当上主管之后,我收入能30万+,再之后是年代久远的主诊。所以我评估了自己的情况后,一直犹犹豫豫的没买房。

一起轮转的时候认识一个协和的8年制医生,真是年少轻狂,人中龙凤,不管从逻辑能力和知识上,都明显高出普通人一筹。他还是北京的土著,当时为60平米的婚房发愁。纠结了好久没买。后来微信上跟他聊过,也是一直发愁房子的事。

我身边的同事,也算是普通人眼中的精英,如果夫妻都是外地人,这几年,我就没看到有买的起房的,基本都是在租房。有一个同事,今年辞职,带着妻子去了燕郊。另一个同事准备在职博士念完就离开北京。身边能留在北京的,大部分都是女同事找本地土著嫁了,自己能买房的寥寥无几。

这几年也算奋斗过,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直到今年身体出了点问题,过年在家的时候,再思考这个房子的问题。

为了买房,这几年基本紧衣缩食,没有旅游,没有锻炼,单位出租房一条线。娱乐全靠玩游戏看电影,手机用两年才换一次。

为了买房,一年才回一次家,觉得千把块的高铁费挺贵。

为了买房,我一直没买车。我觉得一辆车每年占用我3-4万的资金,太不值得。什么创造力,都是狗屁,一切都是为了存钱。

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操蛋。如果我买了房,至少我在当上主诊前,我还得过十几二十年这样的生活,还要祈祷我父母无病无灾活到80岁。

这真是鬼迷了心眼,为什么我非得在北京买一套房然后压榨我自己的一生。

我要每年出国游一次,带上我的父母。

我要住在宽敞的房子,不用再被房东二房东恶心。

我要开着车子,不用再跟一群人挤地铁。

这一切只要我离开北京就能实现,所以我等我手中的课题做完,我就准备离开北京。

有时候看着学历比你低,收入比你低,能力比你差,只是早几年比你进京买到便宜房子的人在你面前嘚瑟房价暴涨,他的房子值多少钱,心里确实闷烦。现在释怀了,这几天又看到北京房价跳涨60万新闻,我心里只有感到搞笑。

都不如我自己过的痛快重要。我决定离开首都!

作者︱dw ch

我的一个手下。男的,专科毕业,工作能力不错。在北京这边呆了7年。技术一等一的。找了个老婆也不是北京人。家里开饭店的,不算大富大贵,但也不算穷。只不过产业不能离人,要是生了孩子家里就管不了了。

去年辞职回老家工作了。辞职前在北京8000多。辞职后回成都找了个我们公司以前的中层出去开的创业公司。现在10000多月薪。

在北京的时候一辆小摩托,还满世界加不上油只好换电的。租合租房,三天两头搬家。回去以后,自然是车子房子分分钟解决。工资还高,花费还低。老婆孩子。生活顿时就有了点品味了。

就我自己来说,土长的北京人,和外地朋友相比就是缺了一个后路的感觉。去上海周边,南京,烟台转了转,都觉得其实生活不比北京差。甚至还好不少。

北京这边最糟糕的还不是房价,而是教育。两个城区占了全部教育资源,其他城区反而连地方城市都不如。我是当年区高考成绩第35,才就将将擦到了重点大学上线。

北京录取率高,清华北大的更多。但是那是平均数,实际上呢?除了老西城和海淀两个区,其他区县加起来连这两个区的零头都没有。远郊区县更是一年一个就值得张灯结彩,大拉条幅。往往还是在外地读书又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回京高考给这些区县“贡献”的名额。

而西城海淀这两个区的学区房,那就不是工薪阶层可以考虑的事情了。即使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断然没有可能在没有相当的家世背景的情况下考虑在北京几年的时间内达到一个先赚上一个亿的“小目标”的,一千万也没戏。

我不知道北京这个城市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情况。但是说到习惯,说到教育,说到品质。的确有有品质的生活,但与你我无缘。

作为北京的土著居民,我拼命的上了大学,读了博士,找了在我所在的行业内还算是高薪的工作,然而我已经被我的家乡抛弃了。

外来人想要站住脚,不是我酸你们,就算你们也如我买了房,有车牌,有一份不算差,还算体面的工作,甚至有户口,到小孩子准备上高中,参加中考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两个区垄断中考550分以上学生的90%,见识到全国最严苛的跨区县读高中的禁令。

即使你们的孩子在你买得起房子的区县中出类拔萃,在家乡可以任意选择能够保证50%以上重点大学的升学率的牛逼高中,你依然进不去这两个区县的所谓普通中学。

北京的不平等已经是疯狂了。尤其在教育上。我不知道那些愿意把北京当作终身生活的地方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城市。是如何理解这个城市背后的荒谬。然而终有一日我会离开。因为在别的地方,我能活的更有品味。

来源:水木社区、学术志

香港一博物馆开幕三天后关闭

Hong Kong’s Tiananmen museum shuts down amid investigation

The Canadian Press 2021 年 6 月 2 日,星期三,上​​午 11:43

香港(美联社)HONG KONG (AP) — A Hong Kong museum commemorating China’s deadly 1989 crackdown on pro-democracy protests closed Wednesday three days after opening as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tries to stamp out the last traces of public discussion of the event.

香港是中国土地上最后一个以烛光守夜和其他活动来纪念共产党对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抗议活动的袭击的地方。但由于北京发起了一场镇压香港民主运动的运动,当局已连续第二年禁止公共仪式。

6 月 4 日博物馆的组织者表示,在当局调查其是否拥有举办公共展览的许可证后,该博物馆已关闭。中国爱国民主运动香港联盟表示,希望在该组织寻求法律建议的同时保护工作人员和游客。

大陆长期以来一直禁止公共纪念碑。在镇压中丧生的人的亲属经常在周年纪念日之前被当局拘留或骚扰。

该组织过去几年在香港举办烛光守夜活动,吸引了数千人,称该博物馆自周日开放以来接待了 550 多名游客。

北京正在加强对香港的控制,这引发了抱怨,它正在侵蚀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于 1997 年回归中国时所承诺的自治并损害其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根据 2019 年开始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后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民主派活动人士被判入狱。

过去几年,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点燃蜡烛并唱歌,以纪念军队袭击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抗议者时遇难的人,造成数百人甚至数千人死亡。

香港当局已连续第二年禁止守夜活动,理由是社交距离限制和冠状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批评人士说,当局以大流行为借口,压制香港的民主声音。

去年,尽管有禁令和警方警告,仍有数千人聚集在维多利亚公园。几周后,参与守夜活动的 20 多名活动人士被捕。今年,组织者敦促居民无论身在何处都点燃蜡烛以纪念 6 月 4 日。

Zen Soo,美联社

Hong Kong museum commemorating China’s 1989 crackdown on pro-democracy protests closed mere days after opening

The Associated PressWed., June 2, 2021, 7:46 p.m.

Hong Kong: A Hong Kong museum commemorating China’s deadly 1989 crackdown on pro-democracy protests closed on 2 June, three days after opening, as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tries to stamp out the last traces of public discussion of the event.

Hong Kong was the last place on Chinese soil where the party’s attack on protests centered on Beijing’s Tiananmen Square was commemorated with candlelight vigils and other events. But authorities have banned public ceremonies for the second year amid a campaign by Beijing to crush pro-democracy activism in the territory.

Organisers of the June 4 Museum said it closed after authorities investigated whether it had licenses to conduct public exhibitions. The Hong Kong Alliance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 said it wanted to protect staff and visitors while the group sought legal advice.

Public memorials have long been banned on the mainland. Relatives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in the crackdown often are detained or harassed by authorities ahead of the anniversary.

The group, which has organised candlelight vigils in Hong Kong in past years that attracted thousands of people, said the museum received more than 550 visitors since it opened on 30 May.

Beijing is tightening control over Hong Kong, prompting complaints it is eroding the autonomy promised when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returned to China in 1997 and hurting its status as a financial center. Pro-democracy activists have been sentenced to prison under a national security law imposed following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that began in 2019.

In past years, thousands of people gathered in Hong Kong’s Victoria Park to light candles and sing in memory of people killed when the military attacked protesters in and around Tiananmen Square, killing hundreds and possibly thousands of people.

Hong Kong authorities have banned the vigil for the second consecutive year, citing social distancing restrictions and public health risks from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Critics say authorities use the pandemic as an excuse to silence pro-democracy voices in Hong Kong.

Last year, thousands gathered in Victoria Park despite the ban and police warnings. Weeks later, more than 20 activists who took part in the vigil were arrested. This year, organisers have urged residents to mark 4 June by lighting a candle wherever they are.

佛罗里达州男子持特朗普旗帜冲进参议院,在国会大厦袭击中达成认罪协议

Florida Man Who Stormed Senate Floor With Trump Flag Reaches Plea Deal In Capitol Attack

瑞安·J·赖利· 《赫芬顿邮报》高级司法记者 HuffPost2021 年 6 月 2 日,星期三,晚上 11:45

1 月 6 日起义期间,保罗·霍奇金斯 (Paul Hodgkins) 在美国参议院席上。 (照片:联邦调查局)
1 月 6 日起义期间,保罗·霍奇金斯 (Paul Hodgkins) 在美国参议院席上。(照片:联邦调查局)

一名佛罗里达男子在 1 月 6 日冲进美国国会大厦时,身穿“特朗普 2020”T 恤并举着特朗普旗帜,周三认罪,成为第二个就国会大厦袭击事件达成认罪协议的被告。

38 岁的保罗·阿拉德·霍奇金斯 (Paul Allard Hodgkins) 于周三承认一项妨碍官方诉讼的罪名,而其他四项指控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被驳回。Hodgkins 告诉法官 Randolph D. Moss,他被捕后一直通过雇主接受咨询。

案件中商定的犯罪声明表明,霍奇金斯进入美国国会大厦时,穿着“白色字母‘特朗普’字样的深色T恤”,并“举着白色字母‘TRUMP 2020’的红旗”并在参议院内拍摄了自己的“自拍式”照片。根据协议,霍奇金斯承认他进入国会大厦是明知道不允许他进入的,而且他这样做是为了阻碍内部进行。

从理论上讲,这项指控的最高刑期是 20 年监禁,但被告很少获得最高刑期,而霍奇金斯(政府并未指控他参与任何暴力行为)几乎肯定会获得更短的刑期。最终判决将由法官决定,法官会在量刑前考虑霍奇金斯的犯罪历史和其他因素。莫斯法官说,根据他今天所知道的,根据指导方针的量刑建议将是 15 至 21 个月的监禁。Something Went WrongUnfortunately, an error occurred. To try again, refresh the browser.PS-400-602

2 月 16 日,一名认识霍奇金斯的证人告诉联邦调查局,他收到了一张霍奇金斯张贴在帕勒上的自拍照副本,霍奇金斯在参议院的地板上展示了霍奇金斯的自拍照,因此霍奇金斯于 2 月 16 日在佛罗里达州因刑事诉讼被捕。霍奇金告诉FBI特工,他只身前往华盛顿乘坐公交车1月6日袭击发生前,根据刑事申诉在他的案件。霍奇金斯于3 月 5 日联邦大陪审团以五项罪名起诉:妨碍官方程序、进入并留在受限制的建筑物或场地内;在受限制的建筑物或场地内进行无序和破坏性行为;在国会大厦内行为不检;在国会大厦游行、示威或纠察。

霍奇金斯是 1 月 6 日第二位在国会大厦袭击案中认罪的被告。与誓言守护者有关联的重金属吉他手乔恩·沙弗Jon Schaffer)在 5 月中旬承认了两项罪名。

联邦当局已指控 400 多名与国会大厦袭击有关的被告,预计还有数百人被捕。联邦调查局收到了数十万条与国会大厦袭击有关的线索,而前所未有的调查有时让联邦当局不堪重负。

大多数联邦案件都以认罪协议告终。特别是考虑到国会大厦案件给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带来的压力,很可能还有更多的认罪协议正在酝酿之中。政府已表示正在讨论一些著名的国会大厦骚乱案件中的认罪提议。一位政府律师周二表示,他们希望在未来几周内向一些被控在 Oath Keepers 案中提出请求的被告提出认罪提议。